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修心养性佛系语录摘录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会从书中找些好句子,简短的句子也能读出我掩藏的情绪,短句也可以让你明白?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修心养性的佛系语录(摘录72句),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。
1. 真正的修行是在心灵中完成的。
2.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,不能只顾自己。
3. 审视自己,认可自己,才有真正的进步。
4. 学会舍弃,方能获得更多。
5.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,不要拖得太累。
6. 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中,往前看才有出路。
7. 世事难料,不如带着淡然的心态面对。
8.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助力修炼的关键。
9. 成功在于坚持,而不是瞬间的豪情壮志。
10. 寻找内心的平衡点,方能达到真正的和谐。
11. 人生无常,面对变化只有适应才是王道。
12. 时间是最好的治愈器,有耐心才有希望。
13. 倾听别人的声音,感受生命的美好。
14. 人生就像流水一样,逆境中求生存才是正常状态。
15. 内心的锤炼比外在的练习更重要。
16. 稳定的心态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之路。
17. 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良好心态的基础上。
18. 每一个错误都是一次锤炼,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。
19. 忘掉那些过去的不愉快,才能接受更多美好的明天。
20. 用感恩的心态对待生活,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幸福。
21. 心态的平衡是永恒的财富。
22. 容忍是一种智慧,宽容是一种美德。
23. 实践是成长的唯一大师。
24. 用心灵的力量去创造价值,才能走向成功之路。
25. 善良是人生最美好的品质。
26. 付出总有回报,只要相信自己就会收获。
27. 感受生活的美好,这是一种无形的快乐。
28. 拥抱变化,享受成长的快乐。
29. 坚持自己的梦想,就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30. 掌控自己的情绪,才能掌握真正的力量。
31. 不停地探索,才能有发现的机会。
32. 生活的姿态,要从心态开始调整。
33. 想去追求梦想,就别怕失败。
34. 只有坚守初心,才能获得成功的肯定。
35. 谦虚是真正的智慧,实力则是背后的支撑。
36. 在生活的道路上,始终要坚持做正确的事。
37. 注重内在修养,方能获得深刻的人生体验。
38. 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,享受努力的过程。
39. 接收生活的压力,才能做到自如应对。
40.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,拥有一些信仰更能支撑人生。
41. 不断向上,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。
42. 用
查看更多>>1、 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,而不倾动。《大宝积经》卷八十二,郁伽长者会
2、 人生取决于我们所做的决定,而不是所遭遇的状况。海涛法师
3、 无知无明,是为罪过 对内心世界的陌生,导致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。不知自己,不明道 理,亦即所谓无知无明,是为一种罪过。
4、 由于执著自己的角度,在文字里面做文章,所以烦恼断不了。慧律法师
5、 该是内在的。有时候,如果对方需要的话,一定要生气!要吃醋!把人生当作游戏,扮演你应该扮演的角色。因为一旦你决定要跟一个女人或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,你就有某种责任要履行。有时候你也必须装作生气,装作吃醋,那是她的需要同时也是你的责任!
6、 是法非有作思维之所能解,非神通修证之所能入,不可以有心知,不可以无心得。悟之则顿超三界,迷之则万劫沉沦。《黄龙慧南禅师语录》
7、 佛说:若是遭人反对而不动心,即是忍辱。忍辱是佛家的一项重要修养,是六度之一,人生成功的必由之径。无论学佛还是做其他事业,必然受辱,能忍就能坚持,不能忍时,失败就会降临。所谓辱,不仅是他人的侮辱,还包括身体和心理所受的各种苦楚。有一部日本影片,有一个描述孙悟空修行过程的情节,唐三藏对孙悟空说:你若要随我学道,必须天天站在同一个地方一百天;站过之后,跪在那里一百天;跪过以后,举起双手一百天;举过之后,浸到水里一百天;浸过之后,身边烤火一百天要经过这许许多多的考验,我才教你佛法。孙悟空听了,依照唐三藏所讲的话,站了一百天,跪了一百天,举手一百天,浸在水里一百天,烤在火边一百天经过了一个又一个一百天,终于成道了。假设孙悟空什么时候受不了,放弃了,他的修行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,以前所受的苦就算白吃了。
8、 珍惜拥有,云生云灭得自在。
9、 《菜根谭》中这样说:此身常放在闲处,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;此身常放在静中,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。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,人间的功名利禄和是是非非也就不能再欺骗蒙蔽自己。
佛语禅心,心灵禅语【一】
10、 心无所住,意味着自在,不为外物所拘。心自在,便不需要外物的依托,而能自足、自得圆满。
11、 俱生无明蔽本觉,生起失念散乱心;分别无明逐尘境,分立自他二执取。贪等五毒起时,安住明觉,则转为五智。不舍外来贪欲境,不取内生贪着根,如如安住自明觉,自心觉了宽坦住,转成妙观察智道。瞋恚猛烈生 查看更多>>
修心养性佛经经典句子摘抄:
1. 众生造作妄想,以心生心,故常在地狱。
2. 但离妄缘,即如如佛。
3.不见一切法,乃名得道;不解一切法,乃名解法。
4. 菩萨观察妄想,不以心生心,常在佛国。
5. 心中无三毒者,是名国土清净。
6. 言若离相,言亦名解脱;默若着相,默即是系缚。
7. 离心者,非是远离于心,但使不着心相。
8. 一切诸法皆如幻,本性自空那用除。若识心性非形象,湛然不动自真如。
9. 若了心修道,则少力而易成;不了心而修,费功而无益。
10.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,心外别求终无是处。
11. 一心有滞,诸法不同。
12. 清净心智,如世万金,般若法藏,并在身心。
13. 净律净心,心即是佛,除此心王,更无别佛,欲求成佛,莫染一物。
14. 诸法不相到,当处解脱。
15. 凡迷者,迷于悟;悟者,悟于迷。
16. 心无去来,即入涅盘。是知涅盘,即是空心。
17. 悟心容易息心难,息得心缘到处闲。
18. 若不修内行,唯只外求,希望获福,无有是处。
19. 若欲求佛但求心,只这心心心是佛。
20.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。
21. 若能自识本心,念念磨练;莫住者,即自见佛性也。
22. 不见他非我是,自然上敬下恭,佛法时时现前,烦恼尘尘解脱。
23. 一切众生,种种幻化,皆生如来圆觉妙心。
24.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,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。
25. 佛法在日用处,吃茶吃饭处,语言相问处。
26. 自性发时,业识来空。
27.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。
28.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,法离见闻觉知,非达法也。
29. 菩萨知烦恼性空,即不离空,故常在涅盘。
30.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。
31. 寂静不生,放旷纵横,所作无滞,去住皆平。
32. 杯子扑落地,响声明沥沥,虚空粉碎也,狂心当下息。
33. 终日不离一切事,不被诸境惑,,名自在人。
34. 前际无去,今际无住,后际无来。
35. 着力今生须了却,谁能累劫受余殃。
36. 认得心性,可说不思议。
37. 但有诸见,即是无边身。若有见处,即名外道。
38. 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。
39. 真性心地藏,无头亦无尾,应缘而化物,方便呼为智。
40. 但学无心,顿息诸缘,莫生妄想分别,无人无我,无贪嗔,无憎爱,无胜负。
41. 夫法本无法,一落言诠,即非实义。
42. 息念忘虑,佛自现前。
43. 举心动念,即乖法体,即为
查看更多>>打一个比方,你如果真的很穷,人家骂你你就会暴跳如雷;假如你其实很富,你会一笑置之。你有相同的频道,相同的磁场,你才会受不了。之所以别人的话语一点就燃,因为你刚好是柴。情绪被外在的境界左右,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易燃的东西。
放过烦恼,烦恼才会放过你;忘记忧虑,忧虑才会忘记你。心生欢喜,欢喜才会常伴你;充满感激,幸福才会跟随你。
恒荣法师: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困惑和悲伤,内心如何感受,内心如何觉醒,去平和那些内在的浮躁,剔除那些自我的固执,不必要徘徊在那些悲情的负面情绪里,用自己的内心光明,活成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有句话这么说,自己的时光自己雕刻。
乐天知命,无喜无忧,妙性朗然,其乐难述。
恒路法师:人生就是这样,和阳光的人在一起,心里就不会晦暗;和快乐的人在一起,嘴角就常带微笑;和进取的人在一起,行动就不会落伍;和大方的人在一起,处事就不小气;和睿智的人在一起,遇事就不迷茫;和豁达的人在一起,突围烦恼就有了可能。借人之智,完善自己。学最好的别人,做最好的自己。
生活在充满困惑的世界里,我们渴望内心的澄明安静。可是佛陀说,我们的心原本就是澄净的,只不过因为尘世间种种迷惑和自己的业障而看不清。我们想要得到解脱,神帮不了我们,金钱帮不了我们。我们只能遵循佛陀留给我们的方法,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清净之道。因为:这个世界上没人能拯救你,除了你自己!
佛教微博经典:烦恼由心起,凡境皆心造。如果你驾驭不了命运,命运就来支配你;如果摆你正不了心态,你的人生势必倾斜。把握自己的命运,重在修练良好的心态:看不到的,不要过分地探究,没必要什么都知道;看不透的,无须为之神伤,能够看穿世态万相的,唯有圣人;看不开的,那就换一个视角,或许一切都会柳暗花明。
恒愚法师:弟子问:为何有人读遍所有知识,还是不懂人生真理?大师回答:不是每种药都能治病,不是每棵树都结果实,不是每种果实都能吃。不是每种知识都有益于人。不是每段人生都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,不是每个修行者都能达到智慧彼岸。对症下药才能治病,真理隐藏于生活的细节里,脱离生活找不到人生的真谛。
佛说:我以妙明,不灭不生,合如来藏。而如来藏惟妙觉明,圆照法界是故于中,一为无量,无量为一。小中现大,大中现小。不动道场,遍十方界无尽虚空。
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只有空的杯子才可以装水,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。容器的作用 查看更多>>